BASE 理论
BASE 理论是由 eBay 架构师提出的,它是对大规模分布式系统实践的总结,BASE 理论是对 CAP 理论的延伸,其核心思想是即使无法做到强一致性(CAP 的一致性是强一致性),但应用可以采用适当的方式来使系统达到 最终一致性。是CP(强一致性)和AP(强可用性)权衡的结果。
BASE 理论是基本可用(Basically Available)、软状态(Soft State)和最终一致性(Eventually Consistent)。
基本可用
什么是基本可用呢?假设系统出现了不可预知的故障,但还是能用,相比较正常的系统而言,可以提供一些降级服务,而不是不提供服务
基本服务通常会在两方面有所损失:响应时间和功能。
响应时间上的损失:正常情况下的搜索引擎 0.5 秒即返回给用户结果,而基本可用的搜索引擎可能在 3 秒内返回结果。通常是因为某些节点不可用,或者等待超时触发柔性。例如,正常情况下后端即时返回搜索结果并发送给前端,当后端访问连接不上时,可以再选取其他节点测试,期间会增加处理时间。
功能上的损失:与正常情况下提供的功能不一致,通常是一种降级后的功能,保证用户基本功能可用。
例如,在除夕抢红包时,要保证抢红包的体验是正常的。但是红包到账、查询资产等功能可能就不会及时生效,一般会给用户展示一个引导页,告知用户在一个小时内到账,而不像平时一样马上到账。
再如,在一个电商网站上,正常情况下,用户可以顺利完成每一笔订单。但是到了大促期间,为了保护购物系统的稳定性,部分消费者可能会被引导到一个降级页面。
软状态
原子性要求多个节点的数据副本都是一致的,这是一种“硬状态”,与之对应的状态是“软状态”。
软状态允许系统中的数据存在中间状态,并认为该状态不影响系统的整体可用性,即允许系统在多个不同节点的数据副本存在数据延时。
例如,存储的用户资料在全国8个 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中分别有 24 个副本,有些 IDC 由于网络时延,或者临时故障不可用,当主服务同步部分副本成功后,就认为这个状态是可接受的,不用等 24 个副本都同步这种硬状态。
最终一致性
最终一致性是指在软状态度过一段时间后,保证系统的所有副本最后都达到一致的状态。这个时间期限取决于网络延时、系统负载、数据复制方案设计等等因素。
而在实际工程实践中,最终一致性分为五种情况。
因果一致性(Causal consistency):如果节点 A 在更新完某个数据后通知了节点 B,那么节点 B 之后对该数据的访问和修改都是基于 A 更新后的值。于此同时,和节点 A 无因果关系的节点 C 的数据访问则没有这样的限制。
读己之所写(Read your writes):节点 A 更新一个数据后,它自身总是能访问到自身更新过的最新值,而不会看到旧值。其实也算一种因果一致性。
会话一致性(Session consistency):将对系统数据的访问过程框定在了一个会话当中:系统能保证在同一个有效的会话中实现 “读己之所写” 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执行更新操作之后,客户端能够在同一个会话中始终读取到该数据项的最新值。
单调读一致性(Monotonic read consistency):如果一个节点从系统中读取出一个数据项的某个值后,那么系统对于该节点后续的任何数据访问都不应该返回旧版本的值。
单调写一致性(Monotonic write consistency):一个系统要能够保证来自同一个节点的写操作被顺序的执行。
在实际的实践中,这五种一致性系统往往会结合使用,以构建一个具有最终一致性的分布式系统。
实际上,不只是分布式系统使用最终一致性,关系型数据库在某些功能上,也是使用最终一致性的。比如备份,数据库的复制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这个复制过程中,业务读取到的值就是旧的。当然,最终还是达成了数据一致性。这也算是一个最终一致性的经典案例。
小结
总体来说 BASE 理论面向的是大型高可用、可扩展的分布式系统。与传统 ACID 特性相反,不同于 ACID 的强一致性模型,BASE 提出通过牺牲强一致性来获得可用性,并允许数据段时间内的不一致,但是最终达到一致状态。同时,在实际分布式场景中,不同业务对数据的一致性要求不一样。因此在设计中,ACID 和 BASE 理论往往又会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