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SCI分区之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

背景

SCI论文在科研业绩评价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科研人员在发表SCI论文时,会面临选刊的问题。

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学术论文质量分类政策中,把顶级学术论文定义为质量评价最高等级,然后是一类学术论文,其次是二类学术论文,以此类推。

有些学校规定顶级学术论文是在《Nature》、《Science》、《Cell》这三大顶级国际期刊发表的论文、ESI高被引论文(统计至前1%),并且规定一类学术论文是在SCIE数据库一区、二区期刊发表的论文,二类学术论文是在SCIE数据库三区、四区期刊发表的论文。不同的学校可能不同。

那么,什么是SCI分区?它对选刊投稿有哪些影响?

世界主流三大检索系统

世界主流三大检索系统指的是SCI、EI和ISTP。

  •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 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编辑出版的引文索引类刊物,收录3700多种期刊,涉及基础科学的100余个领域,这些科技期刊称为SCI期刊。每年报道60余万篇最新文献,涉及引文900万条。进入SCI这一刊物的论文即为SCI论文。
    SCI源期刊的查询官网是在 https://mjl.clarivate.com/home。SCI期刊名单会逐年变化。
    SCI收录的期刊不全是英文期刊,但以英文期刊为主。SCI检索系统采用英语,在收录一篇文献时,主要看英文摘要。因此,能否被SCI收录,摘要的内容和质量起很大作用。另外,SCI期刊要求把论文末尾的参考文献全部译成英文。
    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美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

  • EI(Engineering Index) 即《工程索引》。它的数据库主要收录工程技术领域的期刊、会议和书籍。按收录类别来说,我们所说的EI包括EI源刊和EI会议。

    • EI源刊:也即EI期刊,也是通常所说的EI(JA)(JA: Journal Article)。源刊,顾名思义,属于刊物,这种刊物不论中文还是英文,级别都比较高。
  • 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即《科技会议录索引》。

期刊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指某年某期刊在前两年被SCIE收录的期刊中引用该期刊的次数与这两年该期刊发表的论文总数之间的比值。影响因子代表该期刊被同行的认可程度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总引文数是指某期刊在某年内被SCIE收录的期刊引用次数的总和。总论文数是指某期刊在某年内刊载论文的总篇数。它代表该期刊所载信息量的大小。

快速指数是指某年某期刊发表的论文被SCIE收录的期刊在当年所引用的次数与该期刊当年所发表的论文数之间的比值。它代表该期刊在当年对其他(包括其自身)期刊的贡献。

期刊的引用半衰期是指当某期刊在过去的某一年被SCIE收录的期刊所引用的次数相当于目前的50%时,此年份与当前年份之间的间隔年数。它体现该期刊的发展速度。

SCI分区

为了区分办刊水平和刊物价值,同时方便期刊管理,学术期刊通常进行级别划分。

由于不同学科领域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差异较大,且每年都在浮动,难以直观比较,因此 IF 定值不适合作为学术评价指标。为了合理反映该期刊在该领域的水平,将同一学科领域期刊,按照 IF 降序排列,并划归不同区间,即SCI分区。

在中国,SCI期刊主要有两种分区标准:科睿唯安JCR分区,中科院JCR分区。(国外更注重期刊权威性和知名度,不是很注重分区。) 两种标准都是基于期刊的 IF 将 SCI 期刊分为四个区,只是 IF 划分区间的标准不同。

1. JCR分区

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2016年被收购后改名为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 JCR 分区,简称 JCR分区

科睿唯安每年六月会出版《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等指数加以统计和公布去年的 IF 指标,并更新SCI数据库。IF 计算公式为

IF = 过去两年发表在该刊所有文章总被引次数 / 过去两年发表在该刊所有文章总数

JCR 将收录的 SCI 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各学科类别按照期刊 IF 降序,平均划分为4个区(各占25%),依次为Q1、Q2、Q3、Q4。

  1. 影响因子位于前25%(含25%)的期刊数量属于Q1;
  2. 影响因子位于前25%~50%(含50%)的期刊属于Q2;
  3. 影响因子位于前50%~75%(含75%)的期刊属于Q3;
  4. 影响因子位于最末25%的期刊属于Q4。

2. 中科院分区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 JCR 分区,简称 中科院分区。 中科院分区目前分为 基础版和升级版 (试行)

关于SCI分区和影响因子查询,可以使用中国科学院SCI分区微信小程序,网址是http://www.fenqubiao.com

2.1 基础版

中科院分区包括两种:大类分区和小类分区。

<小类分区> 借鉴 JCR 已有学科分类体系,分区与其一致。

<大类分区> 将 JCR 中所有期刊按照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分为 13 大类,并按照 3 年平均 IF 降序将各个大类分成 4 个区。此外还会选出一些优秀的 Top 期刊。 3 年平均 IF 计算公式为

3年平均IF = (该年IF + 去年IF + 前年IF) / 3

具体分区方法是分别将各大类的 SCI 期刊基于 3 年平均 IF 划分为一区(前5%)、二区(6%~20%)、三区(21%~50%)和四区(51%~100%)。

中科院分区法使得14区的期刊数量呈金字塔型分布,其中1区和2区的期刊很少,影响因子很高。汤森路透分区法使14区的期刊数量呈等额均匀分布

由上可见,有些期刊在 JCR 上可以排到 Q1,但按照中科院分区只能到排到二区/三区,即发生“掉区”情况。

2.2 升级版

中科院分区升级版在 2020年1月 公布,在基础版的基础上做了以下调整。

  • 针对期刊收录范围,升级版由基础版的只收录SCI期刊,扩展为收录SCI期刊和SSCI期刊。
  • 针对学科分类,升级版将期刊由基础版的13个学科扩展至18个。针对分区标准,升级版由基础版的按照影响因子分区,改为了按照期刊超越指数分区。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分区目前属于过渡期,基础版和升级版均在更新和发布。 2022年起,将只公布升级版。

我们到底该看哪个分区?

其实两种分区方式都比较权威, 具体怎么看,最直接的方法是看你们学校/单位认哪个。


00-SCI分区之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
https://flepeng.github.io/197-论文-00-SCI分区之JCR分区和中科院分区/
作者
Lepeng
发布于
2023年3月12日
许可协议